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讀書] 金字塔原理 The pyramid principle

圖片來源:Amazon.com


這是本非常好的寫作書,他教我們如何用清晰的架構傳達自己的想法。其實這也是訓練思考的書,因為要寫出結構清晰完整的文章,表示寫的人自己也已經想清楚了。努力架構一篇文章或一份報告的金字塔,不知不覺也在組織腦中的一團訊息,讓他們更有條理。

有些人寫報告的方法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但可能因為自己在思考的過程邏輯並不嚴謹,或是因為別人未必與自己擁有相同的思考方式,所以報告會讓人看不懂。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在序言就提出「思考過程與撰寫過程是分開的」。自己想清楚是一回事,如何表達又是另一回事,兩個過程要付出的心血是差不多的。

一起追求更高的境界吧!



書摘

思考過程與撰寫過程是分開的,應該在撰寫之前先思考好。

文章內容的順序是決定一篇文章是否清晰的最重要因素。最清晰的順序是先給摘要再細述內容。

金字塔結構的基本原則:
1. Ideas at any level in the pyramid must always be summaries of the ideas grouped below them.
2. Ideas in each grouping must always be the same kind of idea.
3. Ideas in each grouping must always be logically ordered.


金字塔結構長這樣:

圖片改自The Pyramid Principle (Minto, 2009)

垂直結構

垂直結構能抓住讀者注意力,因為你會設立一個問與答的對話,讓讀者對你的論證過程保持興趣。而讀者負責要回應你的想法的邏輯。

作者把想法(Idea)定義為能引發讀者疑問的一段陳述,因為你在告訴他他所不知道的事,他自然會浮出幾個邏輯問題:Why, How, 或Why do you say that?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會放在下層結構的水平線中。如果答案中又會引發進一步問題,則須繼續回答下去,直到你認為讀者不會再有邏輯上的疑問為止。

要能留住讀者的注意力,不可操之過急。不要在你還沒準備要回答某個問題時就先把問題拋出來,也不要在拋出問題前就先回答。金字塔結構就是要避免這類事情發生。


水平結構

回答上層結構提出的問題時,也必須要有邏輯地回答。有兩個方法:演繹法、和歸納法,一次只會有一種,不可同時混用。

演繹法三步驟:
1. 陳述一個既成事實。
2. 寫下與先前陳述有關的新陳述,可能是連結到前句的主體或述語。
3. 以上兩個陳述都成立的話,會得到的結論。

作者建議結語應寫在論點之前,因為讀者通常關心的是結論。除非你知道讀者會極力抗拒你的結論,或是讀者無法立即理解結論的內容。

作者大力建議寫主軸論點時別用演繹法,而是盡量使用歸納法,因為比較容易讀懂。但是在金字塔的下層(例如文章的每一段),演繹法是比較容易吸收的。

歸納法是把幾個概念歸結成可用複數名詞表達,例如reasons for, reasons against, steps, problems等等。這種方法需要兩個技巧:

1. 把同類idea歸到同一群。
2. 找出哪個是不同類別的idea。

如果手上只有一個證據,則不可用歸納法,必須用演繹法。

分類之後的排序可以有三種序列:

1. Time order:適用於要採取的行動步驟或是依序發生的原因。在擬稿時建議先把整件事情化為圖像想一遍。
2. Structure order:可讓人一眼看出整個結構,例如所有部門或是採取行動的各個地點。不論是真實的結構或是概念上的,都要掌握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則。
3. Ranking order:將採取的行動依重要性排列,作者建議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


引言

一篇文章的引言就要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不然其後的本文金字塔也難以挽回。因此引言要能直接地回答到你認為讀者心中已經存在的問題。

引言有四個部分:首先要為讀者描述情境資訊(Situation),接著在那情境中有些事情發生了(Complication),這些事情會引發讀者的疑問(Question),而你的文章就是要提供答案(Answer)。這是基本的說故事結構。

Situation是無爭議性的陳述,因為是對方應該已經知道的事、或是可以輕易被驗證的事。如果發現沒辦法為你的主題找到符合這個條件的陳述,那麼可能你選錯主題,或你在錯誤的地方開始討論這個主題。

常見的Complication如下:

- Something went wrong. (Q: What do we do?)
- Something could go wrong. (Q: How can we prevent it?)
- Something changed. (Q: What should we do?)
- Something could change. (Q: How should we react?)
- Here's what you might expect to find in it. (Q: Do we find it?)
- Here's someone with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Q: Who is right?)
- In this situation we have three alternatives. (Which on should we take?)


如何建立金字塔

建立金字塔結構的步驟有兩個方法。

第一是從上而下,適用於已經找到答案的情況,也就是上圖中的步驟。

第二是從下而上的取向,適用在還沒想清楚金字塔最上方該寫什麼的情況,例如不確定主題或問題是什麼。

這個方法有三個步驟:
1. 列出所有想提到的論點。
2. 找出這堆論點彼此的關係。
3. 得出結論。


注意事項

對新手而言,作者提醒要注意幾點:
1. 一定要先試試由上而下的取向。切記不可以想說先隨便寫出全部東西,後來再重新整理。因為只要一寫下來就會抗拒修改了。
2. 構思引言時,從Situation開始思考,才能找到適當的complication和question,即使最終文章的S/C/Q順序會變動。
3. 別跳過引言部分。我們常會想直接花時間在論點上,但想清楚引言可以避免引發更多雜亂的新問題。
4. 歷史背景一定要放在引言而非正文。正文的部分只能有想法(ideas),這些想法之間必須都有邏輯聯結。
5. 引言部分只限讀者必會同意的內容,這部分不是用來討論的。
6. 所有主軸論點都要有至少一個層級的支持。
7. 每個段落/章節之間最好還是有適當的轉換,可以選之前段落的一個字或一句話銜接,或是用摘要。文章最後的結論最好能夠讓讀者有想要採取行動的需求或渴望。如果要建議下一步行動,則必須是文章論點的必然結果,以免引來更多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